• 欢迎您访问南京自考网!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南京自考考试 43

距1月自考准考证打印 36

所在位置:南京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山东自考报名-学前教育原理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山东自考报名-学前教育原理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

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2.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3.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5.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二)制约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与环境:遗传侧重先天生物遗传因素,环境侧重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二者互

相作用和影响,

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

2.学前教育:能提供最最简捷、最有效的环境。

3.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总之,

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这四个

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合力,共同制约着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儿童发展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

(1)认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第一,口唇期(0-1.5岁);第二,肛门期(1.5-3岁);

第三,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潜伏期(6-11、12岁);第五,生殖期(青春期)。

(2)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

务和冲突。人的

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第一,婴儿期(0-1.5岁),信任对怀疑;

第二,儿童期(1.5-3岁),自主对羞怯;

第三,学前期或游戏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第四,学龄期(6、7岁-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青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成年早期(18-30岁),友爱亲密对孤独;

第七,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对停滞;

第八,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已述,略)

(三)社会文化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观:人有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

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

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

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故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

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3.社会文化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儿童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在适当水平内的教学,和有一

定指导的社会环境。

(四)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华生的发

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习惯取决于该行为导致的结果。如果一种

行为能够导致好的结果则该行为以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反之亦然。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

(五)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生物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社会生

态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层次的环境

系统由里到外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三、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①发展决定教育。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育可以

创造发展。③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

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自然进程。

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涵义

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

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

式与原因等。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儿童是自由的、天真、纯洁无暇的。

(四)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

1.儿童是“白板”: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童看作是生来就

没有原罪、纯洁无暇的“白板”。

2.自然主义的儿童观(法国,卢梭,《爱弥儿》):

(1)儿童作为人,具有人的根本特性:儿童首先作为“人”而具有人的根本特性。正

是这种人的本性,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前提。

(2)把儿童看作儿童:儿童首先是人,应当把儿童当人来看待,但儿童又与成人不同,

因而还应当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

(五)现代的儿童观

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以对儿童的重视与尊重为基础。她认为教育第一关心的问题就

是发现和解放儿童,以及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儿童作为活动

的中心。

2.杜威的进步主义儿童观:(1)儿童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

(2)儿童期的生活有自身的价值;(3)儿童是起点、中心、目的。

3.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父母的财产。

三、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一)儿童观的结构:①儿童是自然的存在;②儿童是社会的存在;③儿童是精神的

存在。

(二)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

期有自身的价值。

四、儿童的权利

1.1959年,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第一次公开肯定了儿童和成人一

样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保障,应当得到人的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

利。

2.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为儿童的保护和权利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

际法律准则。1992年,正式在中国生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儿童权利获得认可的根本保障,

199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南京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南京自考考生服务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自考押题资料领取更多>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