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访问南京自考网!  今天是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0月南京自考考试 39

距10月自考准考证打印预计 32

所在位置:南京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一)

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一)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一):先秦文学

一、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1)创世神话。代表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

(2)自然灾害神话。代表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等。

(3)战争神话。代表神话是黄帝战蚩尤。

二、《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三、风雅颂:

“风”,是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婚恋诗:

(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郑风溱有》、《周南关睢》、《北风,静女》、《召南》 等。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邮风.柏舟》。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齐风鸡呜》 写男女主人公日常生活的小事件,表达她们之间真挚的情爱。

(4)弃妇诗。《卫风氓》 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好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诗经》调人的五篇史诗及期:《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

《诗经》的文学成就:

(1)坚持抒情与写实的统一。首先,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其次,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再次,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2)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3)《诗经》 是四言诗的典范。《诗经》 的四言诗节奏鲜明,音韵谐怡,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章法结构和语言很有特点。章法结构是重章复沓。语言特色,一是质朴畅达, 二是词汇丰富,三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四、《左传》

《左传》的叙事艺术:(1)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2)知叙事视角的采用。(3)《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4)《左传》叙事,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和人物言语,同样是以全知视角观照的结果。

《左传》的写人艺术:(1)《左传》在叙写历史事件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它奠定了史传文学写人的基本艺术规则,并对后世史传文学、叙事文学产生了深广影响。(2)这规则的主要方面。一是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把人物置人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加以塑造。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左传》的辞令艺术:(1)理富文美的外交辞令是《左传》最耀眼的部分之一。(2)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吭,道理充分,分寸怡当,使对方不能不折服。(3)理由充足,言辞婉转伶俐的辞令。

五、《孟子》

为孟子所作,继承并开拓了儒家的思想传统。

(1)具有雄辩色彩。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六、《庄子》

通行的最早注本为郭象注本。

《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

(1)异彩纷呈的故事。如朝三而容的典故。

(2)奇幻遥遍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

(3)空灵飘忽的文风。如《秋水》连续写了七则寓言故事,七则寓言联翩而出,移步换形,犹如风行水上一样轻灵、自然飘逸。

(4)谐趣和讥刺横生。《逍過游》中蜩与学鸠对大鹏南迁行为的不理解、惠子与庄子关于大瓤的争辩,都趣味盎然。

(5)精湛传神的文笔。

《庄子》往往用很少笔墨,就写出了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例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七、《离骚》

《离骚》的思想内容:

(1)“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2)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离骚》的艺术成就: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比兴手法的拓展。创造出“香草美人”的意象。

(4)结构和语言上的创新。


南京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南京自考考生服务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自考押题资料领取更多>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